编者按:《新型工业化》2024年第3期刊发中央宣传部副部长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曹淑敏的署名文章。文章从六个方面阐述和分享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,加快发展广电视听新业态的诸多新实践和新布局。
加强系统布局,强化广电科技创新应用。广电总局加强体系化布局,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,全方位、全领域、全链条推进科技赋能,为行业履行职责使命提供强大支撑、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重点实践和成果——设立27个广电总局实验室,壮大广电行业战略科技力量;近三年共布局68个中长期科技计划年度项目;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,争取设立了人工智能防伪造技术研究、网络视听节目传播安全、6G与广播融合体系、“未来电视”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;在智能电视操作系统(TVOS)、超高清、三维声、高新视频、5G NR广播、大数据、融合媒体服务云、人工智能、数字版权保护、商用密码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;全国已开播7个4K频道和2个8K频道,主要网络视听平台均开设超高清专区……
大力发展超高清电视,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。广电总局把推动超高清发展作为重大战略任务,按照“以点带面、重点突破、全链升级”的工作思路,实施“超高清先锋行动计划”。
重点实践和成果——预计到2025年底,全国将新开播包括中央电视台和省级卫视在内的13个优质超高清卫视主频道,我国超高清频道将超过20个;到2027年,全国超高清频道将超过50个,头部网络视听平台年新增节目超高清占比超过65%,全国有线电视和IPTV基本实现超高清服务全覆盖,超高清产业核心基础全面夯实,基本实现全产业链升级贯通。
坚持科技以人为本,全力推进电视操作复杂治理工作走深走实。广电总局积极协同相关部门,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,按照“系统谋划、分步实施、先易后难、试点先行”的体系化治理思路,分三个阶段全力以赴推进治理工作,取得显著成效。
重点实践和成果——2.85亿家庭电视用户实现“开机看直播”;1100万间酒店客房实现“便捷看电视”;超过2亿用户通过红外学习实现“一个遥控器看电视”;同时还研制新型通用三模遥控器,研制小型化、隐藏化机顶盒,并推进机顶盒内置化。下一步将逐步实现一个遥控器看电视和电视机机顶盒一体化。
夯实基础设施,加快建设新型广电网络。广电总局面向未来系统谋划,统筹有线、无线、卫星等方式,加强多渠道协同覆盖,加快建设“特色鲜明、技术先进、安全可靠”的新型广电网络。
重点实践和成果——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整合,力争于2025年底前实现“一省一网”,2026年底实现“全国一网”协同,形成“统一建设、统一管理、统一标准、统一品牌”的一体化运营管理格局。加快网络升级改造。截至目前,中国广电全国光缆总线路长度达825.98万公里,长途光缆线路长度约为33.58万公里,已开通上线互联网骨干网(CBNET),实现与各运营商互联互通。同时,广电总局正在整体谋划、系统布局5G NR广播工作。
面向未来,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创新应用。将积极融入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,聚焦数据集构建、行业垂类大模型研发应用、视听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,为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提供高质量视听数据支撑和行业率先应用牵引,同时构建行业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生态,用AI赋能行业创新发展。
重点布局方向——一是推进音视频数据训练集建设;二是推进AIGC技术行业垂类应用;三是探索新型视听知识产权互利共赢机制。
完善产业政策,构建现代视听产业体系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规模保持稳定增长,2023年行业总收入达到1.41万亿元,同比增长13.74%。未来将坚持“文化+科技+产业”发展目标,继续谋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,大力推进业态创新、产品创新、服务创新,推进广电视听产业向更高水平、更优效能一体融合发展。
重点布局方向——营造良好产业环境;促进视听产业基地(园区)发展;推动区域协调发展。
来源|《新型工业化》2024年第3期
编辑|陈琼
监审|郭威
点击下面公众号 关注我们
↓↓↓